1. 项目概况及监测目的
本项目古建筑西南侧工程桩施工,南侧为钢筋加工场,西北侧为泥浆池,北侧为地连墙钢筋加工场,交通建设与建筑建造均会影响到古建筑主体,为保护好古建筑,采取将其迁移到其他地方进行放置,为保证建筑维护施工的安全进行,需对古建筑进行实时监测。
对其自动化监测的目的及意义如下:
(1)实时掌握古建筑的变形情况,保证工程顺利进行。
(2)及时采集相关数据,当数据异常时,能使管理方迅速采取应急措施。
(3)积累此项目监测数据,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有效参考信息。
2. 主要的监测点及数据要求
主要监测点:古建筑整体结构。
数据要求:系统采集频率:水准仪10分钟/次,倾角仪10分钟/次,裂缝计30分钟/次。
3. 监测方案
本次共进行沉降、倾斜、裂缝监测。
教学楼的长约60米,宽约20米。
沉降监测设备分布于教学楼二楼外墙,含基准点共计16个测点分别布设16台超声波静力水准仪。
倾斜监测设备分布于教学楼三楼外墙,安装在教室内天花板顶端的墙上,共计16个测点分别布设16台有线倾角仪,连接线从外墙并联接入水准仪的总线。
裂缝监测设备分布于楼体内外侧,已产生的的裂缝较大的位置,共计16个监测点位,其中楼内过道5个点位,楼体外墙11个点位。16台裂缝计的延长线分别接入3台采集仪,采集仪的通讯线并入水准仪的总线。
4. 监测图纸
超声波静力水准仪点位图:
倾角仪点位图:
备注:裂缝计点位依据现场裂缝情况进行布设,无布点图纸。
5. 项目投入主设备清单
设备 | 数量 | 设备 | 数量 | 设备 | 数量 | 设备 | 数量 |
超声波静力水准仪 | 16 | 倾角仪 | 16 | 裂缝计 | 16 | 采集箱 | 2 |
6. 现场图片
Ø 数据曲线
1)静力水准仪
案例1:
图一:初始数据
图二:监测了几个月,数据稳定
案例2:
图一:初始数据
图二:监测5个月,有几个测点出现5~6mm的上浮,与人工检测复核基本一致
2)倾角仪
案例1:图一、二:初始数据
图三、四:项目监测至今,变化基本稳定在0.05°以内
Copyright © 2023 厦门忻德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闽ICP备 12005270号-4